如初文学网

第 700 天 知乎小说

分类: 微小说  时间: 2022-10-27 18:31:44  作者: 大熊 
第 700 天 知乎小说

第 700 天,也就是 A 1.335(月球碎裂后一年零 335 天)。从地球看见的云方舟像一串银色晶莹珠链。A 1.0 那天,杜布·杰罗姆·哈里斯博士在方舟二号内的独白影片中已经解释过。元舟在伊兹周围构成云状或群行分布,会需要消耗大量推进剂,成本考量下,较不浪费又可靠的方式是在国际空间站前后沿着同样轨道排列,如同小鸭排队(不过母鸭位于中间)。元舟进入队列后,如果还想改变顺序会非常麻烦。新进成员中,被称为「普民」的那族群时常对此啧啧称奇又有点苦恼。

经过掣签遴选,为了在元舟生活、工作而接受将近两年特训的族群,被称作「方舟世代」。他们大致上能理解运作机制。到第 700 天,已累计 1 276 名方舟世代就位,同时,最后阶段火箭密集发射,每天平均增加约 24 人,抵达以后被分配到队列最前端或最末端的元舟内。元舟由运载火箭带上太空,一天大约能出动四趟。但如果内部保持净空,就浪费了火箭的承重,因此从锅炉室到前门这段空间都会塞满维生素,抵达轨道以后必须将东西搬出去,才能住人。每艘元舟货物清单各自不同,有时全是压缩气体,例如氮,日后可以作肥料。有时品项乱七八糟,简直可以开个太空市集:药物、文物、微量营养素、工具、电路板、斯特林发动机的备用零件、方舟居民私人物品,以及最特殊的案例——曾经有过偷渡客,但发现时已经身亡。偷渡客理所当然与其他遗体放在一起,其余货物取出之后,得先在清册登记才能转送存放。每艘元舟都备有收纳空间,一定程度上资源要分散储存,以保安全,这是群行设计最重要的理念。体积较大的物资如气体类,就灌入气槽或气囊;小的挂在元舟外,大的放在伊兹周边,可以发挥抵御辐射和微陨石的功能。通称「干货」的其他东西则装进网袋,一样挂在外面,需要时再拿取。船内有限又拥挤的空间仅存放有机体和需要空气与温度的物资。由于这种新政策,伊兹内部比起一年前整齐干净许多。

非经掣签,也未接受完整训练成为方舟世代,但依旧来到太空的族群称为「普民」。目前总计 172 名,但数字增长缓慢。因为符合资格和需求的人选多在早期便被送至国际空间站。后来若想新增,会引发地球的政治波澜,毕竟《火山口湖宣言》声称入住云方舟的遴选机制是以掣签为主。方舟计划需要资历丰富的专家从旁辅助,这点显而易见,而且众人意见一致。因此前哨和先驱部队没造成什么反弹(而且是宣言正式内容的一部分)。里斯·艾特肯、路易莎·索特、杜布·哈里斯、莫伊拉·克鲁以及马库斯·洛伊克都符合「普民条款」,靠专才得以进入方舟。然而,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上百名条件资历近似的精英被困在地上,其中有些通过议员、官员甚至元首施压,但政治角力将这股波涛缩减为涓涓细流。方舟仅剩的普民名额受到国家政府管控,每次新增都要经过反复协商,却仍免不了徒生怨怼。

然而,无论方舟世代还是普民,都常低估伊兹和前后元舟间那几千米距离的意义。

人员在不同元舟之间移动原本十分困难,如果都停泊在某个结构体上,就会方便得多,而且也能保持飞行队伍的形状——在不熟悉轨道力学的人眼中理当如此,但实际上停靠在桁架末端,对伊兹而言,处于左右侧的元舟已经偏离正确轨道,若不施以外力,也就是不固定在桁架上、接受拉扯,这些元舟会与伊兹交错后进入其他地心轨道,每 93 分钟相遇一次。比伊兹「高」的元舟会变「慢」,因而逐渐落后;比伊兹「低」的元舟则越来越靠前面。靠桁架全部串联起来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它发挥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功能:保持所有模组和元舟的排列,拖拉那些原本会飘走的元舟。那些元舟的居民如果停在空中不动,最后会撞上舱壁,因为牛顿力学计算出的曲线被伊兹的结构破坏了。问题是,伊兹那些持续增长、挂在外面的元舟和模组越多,结构承受的拉力就随之越大,总有一天会崩溃折断。

限制伊兹继续外扩还有另一个关键因素:阿玛耳忒亚的庇护。国际空间站原始轨道是精密计算后的结果,若是太低,空气稠密,导致轨道衰减过快;太高的话遭到微陨石攻击的概率又会升高。太空中晃荡的岩石与伊兹一样会有轨道衰减,这对人类是好事,石头被拖进大气层就不构成威胁了,伊兹可以平安通过。换言之,海拔四百千米的轨道高度是根据金发女孩原则 [1] 得到的最优解。在「过度的轨道衰减」与「足够避开岩石的轨道衰减」之间取得了平衡。

几年前,伊兹前端连接到阿玛耳忒亚,更使得两个顾虑都得到满足。靠着小行星较高的轨道系数减轻伊兹自身的轨道衰减,也把小行星当作镍铁合金盾牌,防御外物冲击。

不过等到白宙来临,路径上会有更多岩石。大块的容易侦测和闪避,小的反而比较危险,阿玛耳忒亚提供的保护变得相对更重要。伊兹最重要的部位处于小行星后侧,最好能紧紧挨着它的表面。虽不保证不会有石块从意外的角度接近,但月球残骸大致上也会「顺风而行」,打在阿玛耳忒亚身上。

阿玛耳忒亚能提供的遮蔽范围有限。黛娜与阿周那公司专家群竭尽所能地「延展」小行星护盾,方法是凿开表面,并使其如同飞机机翼的襟翼般高高翘起,面积变大,后方得到的防护也变多了。可是扩展程度终究有限,最后还是得针对伊兹的形状与体积设下界限,无法永无止境地增长。最终形态在 A 1.233 那天确立,之后只能在限制条件下试着再塞些模组;夹缝空间用来堆放储存物资的袋囊之类的。有些东西无处收纳,只好悬挂在外围。但伊兹本身规模固定不变,就连尾部也受限于阿玛耳忒亚提供的遮蔽范围长度,不再继续延伸——火流星的轨迹并非完美平行,得将各种「卷曲」路径纳入考量。总之,最后还是需要引擎推进,衍生的问题就是相较于地狱烈焰,火箭排放有过之而无不及。

阿玛耳忒亚本身也被桁架包覆,靠的是黛娜派出机器人在镍铁表面焊接或凿挖接合点。桁架支撑向前,伸出长条结构,上面安装雷达与通信天线。更前面一点,最近的七艘元舟停靠在六角形框架上,保持在一千米外,以免推进器喷射时高热气体损坏天线。相同间距往前排列,还有许多同样的「七联」,再远些变成「三联」,停泊于三角形框架,最末端则是单舟。

伊兹后方的队列也是同样分布,差别在于,第一组七联考量到伊兹的引擎威力,所以离得更远。七联和三联设计采用乐高或螺丝玩具的概念,元舟组成群集,不会耗费过多心力,而且框架已经安装仓鼠管,完成对接后就能直接交换人员与物资。新式元舟船体外拖着连接装置,方便两船接合,但还是六角与三角框架效率较高。

队列最远处通常能看到处于链球模式的元舟。缆索接合点就是重力中心,旋转时保持与伊兹以及其余元舟相同轨道。现阶段执行链球模式多半是训练目的,距离白宙预定日期还剩三周,方舟世代也不差这点时间的零重力,组成链球、模拟地球重力是为了往后能够长久。假如一辈子都住在元舟,就需要重力来增强与维持骨骼、视力等功能。许多器官长期处于无重力是会失去正常机能的。

云方舟的昼夜周期是 93 分钟,而且时间在太空本就没有客观标准。国际空间站很久以前决定采用格林尼治时间,又称为协调世界时,算是休斯敦与拜科努尔各退一步的妥协。云方舟沿用此体系,第 700 天开始,对于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而言正好是午夜,此刻换成所谓方舟历,则是 A 1.335.0。这个时间有三分之一的方舟居民起床,他们必须保持清醒 16 小时;另外三分之二的起床时间分别为 A 1.335.8,又称作「8 点」,以及「16 点」。这种轮班制度用意是确保任何时间点,方舟整体都有三分之二的人醒着。人类清醒时需要较多氧气、也比熟睡时产生更多体热,照表分配睡眠时间,可以降低维生系统的运作负担,进而增加承载总人数。三班制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方便三联组合排班,每艘元舟时间一到,就人工制造昏暗和安静的空间,对于维持作息规律很有帮助。七联组合遵循同样逻辑,每次两艘元舟进入休息状态,位于六角框架中央的那艘船则是不夜城。

杜比提出申请,也得到核准,所以他是第三班,作息与阿米莉娅、亨利,海莉和整个美国西岸基本上一模一样。昨天 16 点醒来,当时对伦敦而言是下午 4 点钟,对帕萨迪纳市则是早上 8 点。A 1.335.0,首班的人正要开始他们的一天,杜比则已经忙了 8 小时,有点想要打个盹儿,但又担心到了 8 点反而睡不着,所以他一如往常地决定撑下去。

但他知道自己的脑筋已经打结了,根本看不懂从加州理工学院传来的最新裂块指数数据,干脆去一趟「健身房」。健身房模组里有好几台跑步机,而且为了避免运动者因零重力滑走,设有腰带和弹力束带将人向「下」拉,维持脚掌停在履带上、迫使双腿需要出力。理论上,运动对骨骼肌肉都有帮助,阿米莉娅时常写电子邮件关心杜比有没有每天运动,为了让她开心,杜比总是说有。

跑了几分钟后,路易莎·索特进来了。她是第一班,才刚起床,习惯醒来就先「晨跑」,因此两人之前也在这儿见过几次。健身房模组是圆筒状,六台跑步机安装于墙壁,使用时脚底朝外、头顶朝内,活像是人体辐条,也使大家距离更近、聊天更容易。性格外向者如杜比和路易莎挺喜欢这种设计,不喜社交的人则会准备耳机,眼睛直盯着平板电脑或书本。

「你之前去接方舟世代的时候,有没有 去过 委内瑞拉?」路易莎开口问。她在「去过」两个字上加重语气,代表委内瑞拉是目前当红话题——消息灵通的人今天早上一定要聊这件事。杜比还不知道原因,只是听到有些人讨论到库鲁。库鲁位于法属圭亚那,除了欧盟以外,俄罗斯也偶尔会用那座发射场送火箭上轨道。这两年,由于元舟和补给船大量发射,库鲁的地位相对重要。他隐隐约约察觉到那儿想必出了状况,才引起大家关注。

不过这几天他的注意力却放在另一个方向:桃仁以及它所分裂出的「子孙后代」个个蕴含大量铁矿。残骸云随时间过去,越发浑浊,但目前还能观察得到。等到白宙真的发生,恐怕就会隐没不见,好一段时间无法追踪了。杜比趁现在还有机会就好好研究桃仁一号、二号和三号,试着锁定其轨道参数、拍摄高清晰度照片。桃仁三号特别有趣,它是熔浆凝固而成的,成分与阿玛耳忒亚近似,大部分都是铁,直径估计约为 50 千米,一侧有个深得与大峡谷同等级的凹陷,原因显然是尚未完全凝固时受到外力碰撞而撕裂。

后来,杜比给桃仁三号取了外号叫「月凹」。

「杜比,你有没有听到?」路易莎问,「我差点脱口说『地球呼叫杜比、地球呼叫杜比』咧,但位置好像不太对。」

「抱歉,」他回答,「你刚才问我什么?」。刚才杜比脑袋里全是月凹侧面那道峡谷,他想象着不知从里面欣赏的话会是什么奇景。

「委内瑞拉呀,」她说,「以前有没有去那边『绑架』过人?」

「没有。」杜比说,「最接近只到了乌拉圭,还差得远呢。再加上我那时累坏了。」

「累坏了是怎么说?」

来了!路易莎式标准提问法!

「工作太忙吗?」她接着问,「是生理上?还是指情绪、情感层面?」

「只是觉得看够了吧。」杜比回答,「不是什么好经历,就是将那些最优秀、最聪明的年轻人从家人身旁带走。」

「但那目的本身是崇高的?」

「路易莎,你想要说什么吗?」

「你不知道库鲁周边的情况吗?」她反问。

「不知道。」杜比招认。

「你完全脱离地球大气层了。」

「我每天还是会和家人讲话啦。但除此之外嘛,说真的,路易莎,我的心思已经不在地球上了。虽然她还是个美丽的星球、住着很多好人,可是我想集中精神在未来。」

「大家都一样。」路易莎说,「不过要考虑一点,旧地球最后这星期的局势很可能在新世界掀起大风大浪。」

「怎么回事?」他问。

「委内瑞拉经过掣签选出了 75 人,结果一个都没到太空。」

「你应该也知道,实际来到方舟的比例大约是二十分之一。」来自世界各地许许多多个获选的青年都进入训练中心了,最后却仅有二十分之一能登上方舟。这数字并不漂亮,却已经是当前的极限。高层有计划在最后这段时间密集发射火箭,希望能冲到十五甚至十分之一的保留率。

「是,委内瑞拉人也知道,所以更认为 75 人中总该有 3 到 4 个进来才对。」

「统计学并不是——」

「那些人可不是学统计的。」

「政治啊……」杜比叹息。

「孩子,我听见了喔。也不是说你的想法不对,但还是提醒一下:只有象牙塔里的书生才会在对人或组织的现实层面感到不耐烦时,用『政治』两个字表示不屑。」

「我参加过很多次加州理工学院的教职员会议,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杜比说,「但我其实不是那个意思,而是指委内瑞拉采用过度政治化的遴选制度。多数地方进行掣签时都明白何谓去芜存菁,尽管仍有运气的成分,至少基本能力有筛选出来。委内瑞拉不一样,他们送去训练营的孩子几乎都是偏乡出身,完完全全是随机选出来的。就品行而言他们很多都不错,要是交给我决定,一定会带几个上来,问题在于,偏偏不是我这种人做主,负责选拔的人看重的是数学和运算之类的技能。委内瑞拉没人来到方舟,我个人也觉得难过,但老实说,这一点也不意外。」

「于是三周前,船民占据魔鬼岛,」路易莎解释,「说什么也不走。」

「那个流放地?」杜比问,「为什么有人要——」

「魔鬼岛在殖民时代确实就像监狱,」路易莎说,「但已经很久没用于刑罚,根本是个无人岛。关键在于,它位于库鲁发射场飞行路线底下,每回发射火箭都得确保全岛清空。」

「以最近的发射频率来说,应该不能放人登岛吧。」

「将近两年来都是如此,但现在冒出一群人占地为王不走了。」

「可是法国和俄罗斯会坚持继续发射吧?」应该说,杜比知道计划并未因此暂停,这几天还是看得到来自库鲁的元舟和补给船。

「嗯,占领魔鬼岛只是形式。」

「所以是委内瑞拉人发动抗议。」

「对,从委内瑞拉坐船沿海岸航行就能抵达法属圭亚那——大概几百千米远。」

杜比的记忆里有某个环节冒出来了:「昨天排定的补给船没到,是这件事情的影响吗?」

「前天也有。已经连着两天了,今天是第三天,库鲁没办法发射火箭。」

「不可能只是因为魔鬼岛上有人抗议,就妨碍发射,」杜比打趣道,「除非他们带了地对空导弹过去。」

但路易莎却沉默了。

「你不是耍我吧?」杜比惊问。

「其实不是魔鬼岛上那群人,而是后来的外海封锁线。」路易莎说完,将平板电脑递给杜比。那上面已经调出一张应该是航拍的照片,可能是从直升机上看到的景象。前面是欧洲航天局在火箭发射场的建筑群,所以十分眼熟;后面几千米平地只有低矮的海岸植被,背后的大西洋离岸几英里有三个小岛,他猜想魔鬼岛就是其中之一。

海岸到小岛之间的水域散布许多船只,大部分是小型船,也有几条生锈的货船,还有状况很差的大型邮轮。重点是,杜比很肯定里面混杂了军舰。

「这是什么时候拍的?」

「几小时前。」路易莎说。

「是海军?」

「委内瑞拉海军出面维持秩序。」路易莎告诉他。

「地对空导弹也不是开玩笑?」

「邮轮上的海盗声称准备了刺针式防空导弹,如果有火箭从库鲁升空,就打下来。」

「神经病。」杜比骂道。

「政治,」路易莎说,「早知道会这样了,不是吗?」

「两位博士早安。」第三人的嗓音传来,是艾薇·肖进来做「晨操」。

「博士早安。」路易莎和杜比齐声回答,虽然对杜比而言是下午才对。

「我刚才是不是听到 P 开头的字 [2] ?”

「没错,」路易莎说,「在你背后说坏话呢,宝贝。」

杜比听了大惊失色,没想到艾薇却笑开怀。

艾薇被降职了。大概八个月前,由瑞士籍飞行员、攀岩家、宇航员马库斯·洛伊克接任。更准确的说法是,高层创造了另一职称,导致艾薇的地位可有可无。伊兹已经不同以往,如今是云方舟舰队的核心,而且外围附加太多装置,建立新领导架构听起来是合理的安排。不过站上组织顶点的那个人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权力最大的领袖,因为就比例来看,所有活人都受其统治。两年前的伊兹总管不过是十二名地位平等的同行中负责的那一个罢了。

真正认识艾薇的人都知道她绝对能够胜任,但她终究还是被换掉了。一部分是全球政治因素:云方舟总指挥官不管是交给美、中还是俄籍人士都会导致另两国不肯「认输」,所以只好交给小国出身、最好是政治中立背景的人。筛选之后,符合资格的只有两人,一个是马库斯·洛伊克,另一匹黑马是来自瑞典的专案主任兼舟议员乌尔丽卡·埃克。她和马库斯大约同时间进入伊兹,但搭乘不同载具,用意正是避免两人都因意外身亡。事实上,没人认为乌尔丽卡能出线,虽然后来解释的重点在于马库斯领导风格灵活、个人魅力卓越之类的好听话,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归根结底主因在于性别。

俄罗斯以及 NASA 内部许多人怪罪艾薇没对肖恩·普罗布斯特采取强硬态度,针对她的怨言积累不少了,只是因此一次引爆。外人将她归类为聪明善良但软弱的技术官僚,后来就很难摘下有色眼镜了,连黛娜援救特克拉也被形容是艾薇未能维持组织纪律的结果,但脑袋清楚的人都看得出这是欲加之罪。后来云方舟新人事先看过太多的网络讨论或电视专家的说法,先入为主地认定她就是无能的领导,这种心态难免发展成刻板印象。就连第一次链球模式测试成功,本来应该对她的形象有点加分,却被外界解读为这象征着领导权转移给马库斯。后来,在某些场合乌尔丽卡明明可以声援艾薇,却不愿意,大家不知究竟是她一时不察,还是为了积极维护自己二号人物的地位才如此。

反正都是政治斗争。杜比遇上艾薇就会避谈这些话题,以免气氛尴尬,可是刚才路易莎一讲话就口无遮拦,更奇怪的是,艾薇居然还笑得出来。

人类嘛……

「今天要忙什么?」路易莎问。

「看表单,」艾薇说,「计算一下库鲁无法发射带来的影响。」

「那些人真会挑时间找麻烦。」杜比开口。

「是,没错,」艾薇回答,「但是很奇怪,我却觉得……」她欲言又止。

「高兴?安心?」路易莎试着帮她接下去。

「好像子弹上膛的枪总算发射了。」艾薇说,「将近两年时间准备的就是这一刻,大家等着灾难降临、世界大乱,现在终于成真——只是与我们想象的方式不同。」

「你本来想象的是什么?」路易莎追问。

「我本来以为会有颗火流星正中目标,伤亡惨重。」艾薇回答,「结果居然是这种没人料到的局面,换个角度想,也算很好的演习。」

「你老公呢?」路易莎继续问。

杜比关了跑步机、解开连接弹性束带的垫片。房间里头只有他一个男的,两个女性已经讨论起男友。他觉得这是自己应该消失的信号。

「两天前联络不上了。」艾薇说,「这通常代表他潜入深海了。」

「过几天就会出来换气了。」路易莎说,「在海底能不能寄信过来啊?我一直很好奇。」

「是有些办法——」艾薇正要解释,但杜比已经游出健身房。

他先朝后进入 H2 栈道区,接着经过轮辐,进入旋转中的 T2。T2 是里斯·艾特肯上来后的处女作,重力为地球的八分之一,最初设计为太空旅游业酒店,所以无法彻底达到云方舟计划的标准。为此,里斯只好建造三号轮,与二号呈同心圆,当然代号就是 T3。他不是个故步自封的人,所以这次开发出了完全不同的建造模式,在黛娜看来是不怎么意外,主要就是高科技锁链缠着 T2 再慢慢组装。两个旋轮轴心相同,转速也一样,不过 T3 体积大,所以模拟重力更强,与月球差不多(地球的六分之一)。云方舟最接近舰桥的单位也设置在 T3:一段约十米长的空间成为马库斯选定的指挥总部,原本有人恭恭敬敬地称其为「指挥中心」,但最终大家心底明白,其本质就是香蕉房的加强版。同样是很多屏幕、很多插座可给平板充电的会议室。

伊兹没有船舵,而且从来也不依赖那种操作。在太空移动靠的不是舵轮或节流阀,而是复杂的推进器排列组合。控制界面在网络上,只要知道密码,用随便一台平板电脑都能连接。换句话说,控制室、舰桥、指挥中心并没有场地限制。结果,马库斯挑的会议室被昵称为「压舱 [3] 」。压舱隔壁的小办公室是马库斯的私人密室,另一侧空间较宽敞,但被切割为小隔间,乍一看很像科技园区建筑物,助手在此执勤。起初因为外观取名为「方块农场」,才过十分钟就简化到只剩农场二字。农场再过去有很多小房间,像是迷宫,里头有茶水、食物,也有厕所。

杜比发现农场大多时候是伊兹内部人最少的地方,大部分人没事是不过来的。这儿的重力对骨质有好处,再加上喝咖啡和去卫生间都方便。他每天都溜达过来好几次,喝点东西、看看新闻,如果还没人来用就霸占隔间,做点正事。

他在两点前后进入农场,看着压舱墙壁上罗列的投影屏幕,屏幕显示的内容以 NASA 内部术语来说即「态势感知监视器」,实际上就像监看云方舟内外各处与周边环境的窗户。其中一个显示出下方的地球,还有一个锁定月球碎裂后的那团残骸云,再就是自卡纳维拉尔角发射抵达的补给模组,它正在接近,准备靠接;以及后方几千米外新来的方舟世代,正在进行链球模式演习。位于农场最内侧那面的最大屏幕上是地球景象,但光线昏暗、画质颗粒感也很重。底下字幕标签显示为法属圭亚那的库鲁,从这点来看,杜比就能判断出来:夜色中点点星光其实是数千艘「人民正义封锁线」的船只,背景里比较整齐的地方是太空港,两个发射平台分别立着阿丽亚娜号与联盟号,看来已经待命,却受制于刺针式防空导弹,不敢轻举妄动。

军用直升机的身影从镜头和太空港之间穿过。看来这是 24 小时不间断的新闻网,画面最下方的滚动信息每隔几分钟就会显示当前 BFR——火流星碎片指数——冲到多高。原点 A 0 的时候,BFR 为零,之后一路攀升,等到数字超越指数曲线上的临界点,就是白宙到来的时刻。新闻网对这数字仿佛着魔般执迷,他们甚至还推出了手机 App 可供查询。波士顿一间酒吧起了头,每次 BFR 突破新纪录,就推出末日大放送,之后世界各地各行各业都跟进。

滚动信息上方一小格影像是白宫新闻发布厅的讲台。目前空无一人,但显然大家预期白宫即将有所回应。

杜比坐在阅览桌前花了几分钟时间查看信息,然后想专心在老本行上,继续撰写关于月球碎片分布的备忘录,内容主要针对金属含量特别丰富的岩块,并说明如何接触与开采它们、为何云方舟管理层应当注意。不过才写下几句,眼角余光就注意到最大的那面态势感知监视器上起了变化。他一抬头就看到美国总统露面。总统盯着镜头——或者说镜头前面的提词机,发表谈话时神情颇为愤怒。

总统的套装衣领上别了一圈丝带。最近这几周,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这么打扮,这在一般大众之间也十分流行。丝带代表着团结合作、支持云方舟的力量。光是决定丝带的配色所消耗掉的资源,搞不好就能媲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最后好不容易决定了:中央是细红线,象征着人类血脉不灭;往两侧展开依次是白色(代指星光)、绿色(代指维系方舟世代生命的生态系统)、蓝色(代指水),最后是黑色,也就是太空。相关讨论十分激烈、莫衷一是,比方说,黑色在西方是死亡的象征,白色则在亚洲文化有同样含义。总之,这个设计谁都不满意,却在网络上被视为「官方」指定版本,但负责处理的委员会当时明明陷入僵局。他们向全球学童征稿后筛选出十二组设计,却未能做出决议。孟加拉国很多厂房为此改造生产线,大批量生产这种丝带,经过剪裁加工后销往各国,从纽约时代广场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商店里都有陈列,元首高官无可奈何,只能跟着佩戴了。美国总统用了领针,一块绿松石边缘包覆白金、白色圆环包围蓝绿色碟形的意象,呼应十一月下雪的火山口湖,也呼吁人们回想宣言的内容。如果云方舟要选旗帜,大概就会是这图案。

因为关了声音,杜比听不到 JBF 说什么——但很好猜。再加上几秒钟后新闻字幕给了大纲:所谓人民正义封锁线并非平民自发的抗议行动,背后是委内瑞拉政府在计划主导,她谴责有心人士通过政治力量干预事关重大的云方舟建造过程,也否定之前民间的流言与委内瑞拉总统的公开指控,强调白宙绝非虚构。封锁行动方声称自己和平理性,属于公民不服从抗争,但这根本是谋取舆论支持的幌子。事实上,几小时前已有武装部队侵入法属圭亚那海岸,目前守军主力为法国外籍兵团,包括美俄陆战队在内的多国联合部队则从旁支援。尽管杜比试着不分心,却总是毫无来由地觉得 JBF 在狠瞪自己。当初他有部分因素算是被这压迫感逼上太空的。

休斯敦公关发言人拨打视频电话过来,杜比一不小心接听了,对方说服杜比进行协助,在一小时内发表文章,阐述云方舟此时此刻是最重要的计划,请求地表上所有人团结合作,同时强调库鲁遭到封锁对进度造成多严重的影响。杜比很想叫他滚蛋,可是想到他们只剩下三星期能活,还是心软了。

他先打电话找艾薇(伊兹后来有了自己的手机网络)请她整理出相关数据资料,简化之后在评论中可以引用。接着他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召唤出杜布博士的人格——这个人格毁了他第一段婚姻、却是他事业的基础与进入方舟的门票,只是后来鲜少派上用场。杜布博士像是 20 世纪 70 年代电视剧里的角色,要转换成他就跟穿上宇航服一样麻烦,所以他需要再来杯加糖咖啡。等做好心理准备,杜比开启平板电脑的摄像头,首先自我介绍是杜布博士,问候地球人,接着念诵简短的声明稿,录好之后直接传给休斯敦。

他回头继续写备忘录,却再度因为态势感知监视器分心。屏幕上跳出重大新闻的红色标签,画面是昏暗的背景,亮起几道朦胧闪光,法属圭亚那掀起了战争,战场就在太空港和海岸之间。那或许是法国外籍兵团参加的最后一次行动了,不过电视台无法深入战地,所以报道内容多半是基于记者互访、交换现有的情报。

看到一半,休斯敦公关又找上门,他请杜比换个地点,到伊兹里头的零重力区域重新录影。阴谋论者始终质疑云方舟根本不存在,大家怀疑看到的场景可能是内华达沙漠里的摄影棚。所以每次只要有模拟重力环境下拍摄的影片就会被拿去当证据,还能在社交平台吸引几百万新增好友和订阅者。

杜比答应试试看,便离开了农场,反正看起来这儿没活动,马库斯也不在。他从轮辐爬进 H2,就到了无重力区域。

栈道是伊兹模组列车的中央轴,其末端原本是 H2,不过几周前从库鲁发射了名为守车 [4] 的模组过来抢下尾巴的位置。守车安装着大型氢氧火箭引擎,是伊兹推进动力的主要来源。伊兹的规模已经不能再往后延伸了,新增部分都超出了阿玛耳忒亚的庇护范围,针对守车遭到撞击、引擎损毁的紧急替代方案也进行过繁复的讨论。

杜比背对守车,顺着栈道往前游移,从 H2 到 H1,再连接到历史悠久的星辰号服务舱。以前服务舱是往左右伸出光伏板,但伊兹早期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大部分都收起来拆除了,腾出空间给其余设施。在舟议会计划里,中继阶段电力来源不是光电,而是小型核反应堆,元舟也是同样设计。太阳能电池板搬移后,依旧安装在国际空间站各处的连接点,向外张开,上面有红色 LED 灯提醒太空漫步人员及驾驶员留意。即便换了位置,太阳能电池板供电量仍旧不低,作为备案的代价很高,但国际空间站目前主要依赖的一套完整的核反应堆,是从潜艇使用的版本修正而来,以长杆连接装设于守车下方。需要大型发电机有很多理由,最重要的一项是水可以电解成为氢氧,作为火箭的动力来源。反应堆的位置与此有关,在伊兹需要用到推进剂的各部位中,以守车的大型引擎消耗最多,而且造船厂区也以守车为中枢,组装零件自制的小型载具也需要推进剂才能发动。

星辰号服务舱前方端点是个对接站,上下都有接口,在原点之前通往科学实验室。这项传统算是保留下来了,对接站现在成为中央大厅,连接到各个文物保管处,这是云方舟最重要的意义。如果杜比往「上」,也就是天顶方向过去,会进入一个长形模组,又有好几个对接埠停泊着船只。目前的几条船除了塞满无价文物,也有服务器农场储存着数字资料,因为不是每件文物都能轻易送上太空。英国《大宪章》已经到了,不过米开朗琪罗《大卫》雕塑只能留在地表。后来,大家决定将过重的文物放入「全防护宝库」丢进大海或矿坑深处保存。杜比已经很久没注意过计划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而如果杜比往「下」——也就是天底——移动,同样是模组构成的立体迷宫,大部分用于保存遗传物质:种子、精子、卵子和胚胎。遗传物质需要冷冻,幸好在太空反而简单。首先以一层极轻量的聚酯薄膜遮蔽阳光,另外也需要预防周边物体温度渗透到样本。每回杜比经过那道舱门都忍不住稍做停留,虽然他很实事求是,却忘不了自己与阿米莉娅一同创造、可能是他的第四个孩子的胚胎也存放在此,与好几万个胚胎一起等待解冻后植入子宫。

他进入栈道更前面的晨星模组(Zarya)。刚才他想到胚胎一时有点精神恍惚,起心动念考虑要去巫巫舱录影。巫巫舱是个球形的充气结构,直径十米。有几道大型穹顶玻璃。从晨星模组往下经过仓鼠管就能到达,换言之是面朝地球。乌尔丽卡·埃克为了巫巫舱和所有宗教团体整个闹翻。她不答应在云方舟设置独立的仪式空间,否则基督教堂、犹太会堂、清真寺等都得有独立模组。最后抛出的方案是共用场地,类似某些机场的跨信仰祈祷室,不同宗教信徒必须共享。里面有投影仪,可根据当前所进行的仪式,在墙上投射十字架、大卫星或任何其他东西的幻灯片。原本有个很长很难记但非常政治正确的名字,在「某人」打趣叫它巫巫舱 [5] 后,大家就叫开了。

那个某人在通往巫巫舱的仓鼠管口逗留片刻,听见里头传来穆斯林的祷告声。「算了。」他本以为巫巫舱的背景本与录像主题或许十分匹配,但还是得赶快找别的场地。对面那道门后的地形也是错综复杂。之前的左舷太阳能电池板收起来后,改建为伊兹的医务中心,最末端隔离舱口外是太平间和墓园,启用自 A 0.29,当时两名宇航员抵达时已经身亡,后来几周死亡率极高,一下子就装满了一半。从稳定时期到现在新增了十四具遗体,一人死于在地球上也会发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人心脏病发作,两人自杀,两人遭遇装置故障,四人死于几天前元舟无预警遭到火流星撞击后失压——再加上一个偷渡客,不过还有四人列为死亡,实际则是连遗体也找不到。有人进行舱外活动时莫名其妙地消失,其他三个在神州号里头睡觉,却遇上咖啡桌大小的火流星,恐怕是当场气化了。用浮在空中、冷冻干硬的尸体为影片背景,大概能让那些「真相派人士 [6] 」乖乖闭嘴,但在其他方面那样做并没有多大好处。

另一「翼」是原先的右舷太阳能电池板,拆掉以后改建为大致对称的模组群,供普民生活工作。与栈道连接主要通过三个早期的美国模组:团结号节点舱、命运号实验舱、和谐号节点舱。自然而然,许多人在这几条路上往来,或前往其他区块,或取代办公室茶水间功能,给大家碰头闲聊使用。

和谐号节点舱另一头名叫节点 X。NASA 最喜欢举办命名征选大赛供儿童参与,和谐号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节点 X 则情况特殊,命名计划还没推出,预算就被砍掉了,下场变得这么古怪。反正它也从来没有明确功能,现在用来堆放生命科学家的设备,并兼做中央走道,通往后来组建完成的各个生命科学研究室模组。栈道这截十分靠近阿玛耳忒亚,防护充足,适合储存难以替换但以后才会用到的器材。杜比到几个模组里探头看,心想或许能找到莫伊拉,却想起人家可是伦敦女孩,值第三班,还有三个钟头才会醒——现在才 5 点,对伦敦而言介于午夜和凌晨中间。

节点 X 再过去是大了许多的太空商业资源工具模组,它前端是真的被螺丝锁在阿玛耳忒亚上,当然也就是栈道的最前面。原点之前几乎无人问津,后来才发展为阿周那勘探公司的太空总部,所以也有人叫这儿矿工殖民地。阿周那公司加

相关Tags:生命女孩喜欢

猜你喜欢

精选微小说